• 養「蔘」時光-永生蔘藥行裡的潮州人、事與中區歲月

當蔘藥的香氣逐漸擴散,枸杞也放出甜味以後,蔘茶從琥珀色慢慢轉變成紅色;在下午光線的折射中,彷彿能看見有一種極老、極厚、極帶氣的湯霧,在玻璃壺的底部潛捲著。溫婉的老頭家娘從深長的房子內部,端出一整盤鑲肉的潮州點心;內部嵌著肉泥,外部則裹上輕盈的蛋衣。屋裡襯著香氣甚濃的蔘茶,這一回我們是從嗅覺與味覺一起走進潮州人的家鄉記憶,也走進曾經聚集著好幾家蔘藥行的中區生活史。

Image for post

位於中區中山路上的永生蔘藥行有極為引人注目的巴洛克式古典建築外觀

鑿刻著歲月印痕的城區老屋

我們來到中山路上的「永生蔘藥行」,迎接我們的是熱情的第二代頭家娘李媽媽,以及親切的第三代老闆李先生。這一棟深長的屋子與緊鄰的兩間房子同時擁用著保存良好的巴洛克式立面,懷舊又細緻的建築風格座落在中山路上特別引人注目。此處最初是在日治時期由當地的一位留日醫生買下土地後,蓋起了一整排連續五棟的樓房。談及這房子的歷史,李先生靦腆地笑著說:

「日治時代到日本留學的人,同時也是經濟條件比較好的人家;當時的五間房子便是醫生回來後蓋的。後來經歷戰爭與社會動盪,他們就暫時離開了。再回來的時候,房子已經被佔走了。我們是更晚從潮州來到台灣白手起家做生意的,存了一些錢後才來買下這個房子。」

因此這棟樓房原初的用途原本是醫院,永生蔘藥行的位置可能就是當時病患的候診間;延續著過去的其他幾間樓房則陸續還有看診間、領藥處。後來這個地方雖然已非昔日候診之用,但巧合的是延續了一種「照料人們身體」的意義,改以蔘藥養生之道持續地守著中城人的健康。從西藥到蔘藥,能治療身體問題的就是好藥;永生蔘藥行在中山路上落腳開店,至今也足足有六十五年的歷史了。

Image for post

李先生提供給我們的照片,記載著最早連排五棟樓房的樣貌

人蔘與人生-一種舊時代裡的養生之道

人蔘的作用或許並不完全符合現代對「藥物」的定義,而更偏重一種滋補養生的功能。但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甚至是今日部分的長輩,蔘片卻是一種珍貴的養生之物。人蔘可以煮茶,可以加入食材一起料理,亦可以含在口中直接食用;蔘藥所具備的療效是滲透在日常生活之中緩慢發生的。人蔘在古代被稱為百草之王,這一套古人流傳下來的養生之法至今仍有些許人深信,因此在台灣許多大小城鎮裡,還是或多或少可以在街坊上錯落地見到蔘藥行的存在。

李先生也為我們解說不同地方產出的不同人蔘,其樣貌、功能自然也不同,也有食用上的技巧。例如高麗蔘比較熱,所以量要少,食用適度。紅蔘比較容易上火,所以更適合體質陰虛的人來吃;寒性體質的人服用紅蔘則能補氣,熱性體質的人服用白蔘,則有生津效果。而粉光蔘則是顧胃腸補元氣的。

關於蔘片的加工,可真花上許多時間。每一道工序都馬虎不得,刨絲、去皮、折鬚、切片。李媽媽拿起一些鐵罐,上頭印著紅、金各花式的標章,或有紅蓋塑膠瓶。裏頭滿滿的都是蔘片。李媽媽打開粉光蔘粉時,我們立即能聞到那濃陳的香氣,可想而知當年在處理這些藥材時,店鋪中那鋪天蓋地的蔘氣。所以李先生說,當他還是個孩子時,同學都說他身上有一股蔘仔味、蔘仔氣;同學們也很喜歡下課後到家裡來玩,因為來到蔘藥行自然也就可以享用李媽媽泡的蔘茶或燉煮的人蔘雞,這是多麼獨特而奢侈的記憶。

Image for post

李媽媽與李先生與我們分享潮州人的生活,遷移歷史,以及獨特的潮州點心

潮散又潮聚-堅毅而團結的潮州人

蔘藥行的牆上掛著當年李媽媽當選模範媳婦的照片,李媽媽與李爸爸同樣都是潮州人;當年李家不僅因為蔘藥行的生意而忙碌,同時也是個大家族。昔日被父親捧在手心的女兒嫁為李家媳婦之後,個頭小小的她不僅要為全家煮飯,洗衣,照顧自己和家族裡其他孩子,也要需要協助蔘藥店裡的生意;經常站了一整天都在切藥材。李媽媽說,最早的時候蔘藥行開在平等街,十坪左右的房子住了一大家子十幾人;晚上的時候把榻榻米舖起來,就是大家休息的空間了。大家族媳婦的擔子一扛起來就是數十年,也因此至今李媽媽雖然已經八十八歲了,每日一早都還是習慣打開蔘藥行的大門做生意;從她身上看到的仍是一位打扮得端莊得體,氣質雍容大方的蔘藥行老闆娘。

早期蔘藥都是進口來的,也是管制品;蔘藥行必須夠過中藥公會跟政府申請,才能取得進口蔘藥的販售。李先生說,潮州人有一種特性,無論到哪裡都習慣群聚在一起互相幫忙;來到台中之後他們也是一起集資標貨、一起開展蔘藥材的事業。這也是中山路上有多家蔘藥行、中藥行幾乎都是潮州人開設的緣故。中山路是當時台中最繁榮的地帶,聚集了各式的商家,也是中彰投一帶的人依賴的生活用品採買重心,販賣著各種舶來品。蔘藥則是一種深受歡迎、卻又顯得高貴的補身藥材;因此中山路上蔘藥行的林立,再度印證了中區那一段輝煌的時光。

Image for post

牆上掛著李媽媽當年當選模範媳婦的照片(李媽媽為前排右二)

Image for post

這裡正是李媽媽站了六十餘年的蔘藥行櫃檯

蔘藥行的現在與未來

當我們問到蔘藥行將來可能的經營方式,李先生坦白地說,現代因為大家營養觀念比較好,醫療條件也更進步了,生活習慣也在改變,所以也覺得不一定需要吃蔘藥了,蔘藥這個產業面對的環境自然也已經跟過去不一樣了。而蔘其實是一種用以輔助溫補的材料,可能要吃上好一段時間才會感受到它對於身體的影響。李先生提到,蔘藥的形象除非進行一些迎合時代的改變,例如不同的包裝與行銷,讓年輕人也願意親近與接受,否則也就只能維持目前這樣的狀態,不會再更進一步發展了。因此他也沒有考慮讓自己的下一代接手,雖然過去那些日子,也都早隨著蔘氣、蔘味、蔘湯化作他記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身為第三代的他目前能做的,就是把它維持住而已。

類似的課題不僅發生在蔘藥行身上,中區這一代的老產業與老店家極多:糕餅店、布莊、青草店等,大家都同時面臨到時代的變遷以及外在環境劇烈變化所帶來的挑戰。台中中區從民國八十幾年開始慢慢沒落,整個市鎮中心慢慢地往城市的另一端遷移,如今來到新的市政府一帶。新市鎮規劃的道路尺度、房子規格都顯得更為從容寬敞,更符合現代人的生活需求,也更能容納人潮。而依照舊時群眾生活模式所需所設計的中區,無論是內部樓房的空間格局,外在街道的寬度,都已是停留在特定時代的需求,自然也不容易吸引人們再到這邊居住或消費了。

在一段很長的歲月裡,蔘藥滋補著群眾的身體,也照養著潮州人的生活。即便時代遷移,生活習慣改變,蔘藥行也免不了誠實需要面對這門產業的落沒;而李先生自己也擁有資訊的專業與工作。那何以仍舊堅留住這家蔘藥行呢?李先生說:「對我而言就是一個紀念館。」從祖父傳承下來的家族事業,維繫的不僅是李家一甲子的記憶,也是中區一段生機勃勃的歷史。

言談之間杯、箸錯落,滿室蔘香。潮州人的遷移與定居、樓房的歷史,蔘藥的香氣與此間的生活故事,不僅在烙印在李家人身上,也蔓延到我們的心底逐漸發酵。

Image for post

李媽媽與李先生母子合影

文字報導:羅凱瀚 (東海大學中文系)
責任編輯:高禎臨(東海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